各國葬禮規矩多,你都知道嗎?
體驗不同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莫過于參加不同的葬禮。葬禮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葬禮文化之豐富、神秘令人嘆為觀止。但如果你不懂葬禮上的這些稀奇古怪的規矩不小心“犯規”,那可能就會比較尷尬了哦。下面江西顧特樂就給大家講一講葬禮都有哪些“規矩”。 在美國和英國,人們認為在大庭廣眾之中,節哀是知禮的表現,所以在喪禮中一般不大哭大鬧,表現得很有節制。在波士頓,吊喪的客人,不準吃3塊以上的三明治,如果吃了,就會認為不尊重被吊者或者是不吉利。
在印度,人們認為在喪禮中如果不捶胸頓足,不號啕大哭,便是有悖禮教,對死者不尊敬。所在喪禮中一般都是痛哭流涕,顯得悲痛異常。親戚死后,在悼念期間要忌食。
在日本,人們在參加葬儀時,忌諱使用“再三再四”、“一個接一個”、“頻繁”、“不久”、“又”這些字詞。要穿素裝,男子穿黑色西裝或燕尾服,系黑色領帶。女子也要穿黑色套裝或黑色連衣裙。如果死者不是近親,參加葬儀時可佩帶白色項鏈和戒指。葬儀中千萬不要戲笑、喧嘩。 日本是個對數字的吉兇概念很敏感的國家,他們最忌諱與“死”發音相同的“4”字。因此在日本醫院中沒“4層”、“4號病房”、“4層樓”、“4診室”。在看望病人時,絕不能提及病人最忌諱的“4”字。出門旅行時,船票上的座號、飛機的登機牌的座號如有“4”,他們也不愿接受。美國高爾夫球原來習慣每盒裝3個、6個或者說12個。后來一家工廠為了打入日本市場,設計了特別包裝———每盒裝4個。不料運到日本誰也不買,問題就出在“4”字上。
而韓國也和日本一樣,幾乎什么都回避“4”字,如大酒家、旅館、辦公樓、宿舍等建筑,都沒有“4”樓,門牌沒有“4”號,在常與生死連一起的醫院,絕對見不到一個“4”字。在喝酒或其他飲料時,人們很少會喝4碗或4懷,而且要避免雙數。他們如果喝了兩杯之后,一定會再喝一杯,而如果喝了3杯,那是絕對不會再喝一杯的。在一些家庭生了第4胎,也被認為不吉利,這個孩子常常受到虐待。在海域的劃分上,只有1、2、3、5海域,而沒有第4海域。
在緬甸,信奉佛教的比較多,在治葬當中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禁忌,盡管政府沒有明文規定,但人們都能自覺遵守。撣族人死后,他留下來的建房材料不能再用。人們認為如用了死人遺留下來的建房材料會給活人帶來厄運。克耶族人在耕種期間不吃喪家的食物,也不吃喪家敬奉神靈的供品。獵人出發狩獵前也是如此,認為吃了這些食物會倒霉。
在孟加拉國,居住在安達曼海西部的矮種黑人大安達曼人在親戚家死人后,進行悼念時要忌口,只能悄悄喝點稀的。有的人為此餓得厲害。即便如此,也沒人敢破這個規矩。
巴西人認為人死好比黃葉落下,所以忌諱棕黃色。
埃塞俄比亞人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時,才穿淡黃色的服裝。因此,出門做客是絕對不能穿淡黃色的衣服的。
泰國的死人姓氏是用紅色寫的,所以平時最忌紅色,認為紅色不吉利。所以平時絕不用紅色筆簽名。
本文由顧特樂品牌-骨灰存放架、萬佛墻(www.renegadeirc.net)提供,轉載請注明。 本文來源:http://g.ew1688.cn/news/news53.html
- 上一篇« 智能骨灰寄存架的優勢
- 下一篇殯葬文化的三種形態 »